【編者按】本文來自于網絡,由于幾經轉載,原文出處已不可考證。從文中的用辭分析,作者應該來自臺灣,所以,在不改動原文的情況下,對一些可能會產生歧義之處小編用【方括弧】加了注解。本文對于野外迷路者的心理分析頗有見解,特予以轉載,希望能對廣大戶外愛好者有所幫助。對于原作者,在此表示敬意及歉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國【臺灣】的登山者在山區失蹤而沒找到,是蠻平常的事,以91年【民國91年】就有二件登山者失蹤沒找到的事實,第一件在雪山﹙這在雪霸國家公園內﹚,第二件在七彩湖,我國【臺灣】的救難隊在找尋失蹤者時,仍然停留在登山者會往那里走的惟一思考模式,在完全不討論或研究失蹤者的行為的情況下就展開了救援計劃,這是一個可怕的事實。如果我們仍然依循現在的搜救方式,本人相信,十年后臺灣的救難隊在找尋登山失蹤者的能力上仍然會很低,結果到97年【民國97年】嘉明湖的失蹤者,仍然沒有找到。因此特提出國外對失蹤者行為的研究,期望我國【臺灣】的救難隊,也能借重別人的成果,而找回每一位失蹤者。
影響失蹤者行為的因素1. 心理的狀況︰什么好的事或壞的心情,是他﹙她﹚入山的原因?
2. 健康的情況︰近來不愉快,體能狀態不佳,生病中或睡眠不足。
3. 經驗︰過去有戶外登山的經驗當他離開了正途時,他能力采取有效的應變。
下列因素可以協助搜索計劃的決定
1. 搜尋到失蹤者的避難所和營火︰失蹤者有強烈的求生欲望,來對抗自己的災難。
2. 丟棄裝備和衣物︰這線索證明失蹤者,正在惡化。
3. 沒有任何的動作︰可以感覺到,失蹤者放棄了所有的自救。
4. 有效的進入搜索區︰那些小路是容易進入的。
5. 天氣和能見度︰這些可能讓失蹤者限制了行動。
其他因素的收集1. 找尋失蹤者心理的個性和過去的行為,可以幫助我們搜索的規劃。
2. 可以理清和試著找出失蹤者鞋子的型號、廠牌和尺寸。
3. 收集失蹤者的照片,并了解和研究這些已經得到的所有資料,或還不了解的有那些?
一般狀況下對失蹤者行為的分類
1. 1~3歲小孩
? 傾向沒有特別目標,漫無目的徘徊。
? 一定會找一個地方躺下或睡覺。
2. 3~6歲小孩
? 較有行動力,明確的興致,一定會嘗試去找回家的路。
? 也會找一可以睡覺的地方,有些則不敢走近陌生人。
3. 6~12歲小孩
? 常會走向熟悉的環境,企圖跑掉或躲藏起來;有時回家很晚;有些害怕大人。
? 八歲以下的小孩,喜歡朝上爬,因為他們怕黑。
4. 年長者﹙相當或大于65歲﹚
? 常是老邁,容易被吸引,常思維在過去的時光,心理狀態,有時會像年輕小孩般的問題。
常有聽力上的狀況,拙劣的穿著,傾向耗盡他們自己。
5. 心理上有障礙者﹙所有的年齡﹚
有些6~12歲的小孩,不愿回答姓名或說出自己的姓名。
? 常計算著日子,沒有損傷,但他們不愿幫助自己。
6. 沮喪的人
? 大部份是寂寞的,眼界和聲音很小。
? 傾向突顯的地點和依據感覺摸索。
7. 健行登山者
? 非常信任導航和記號,容易在不清晰或隱蔽的步道上發現他們。
? 相信自己可以找到路,而被搜救是很丟人的,于是越走越遠。
? 常發生在混亂地區或走快捷方式的結果。
? 初登山者迷路時,容易朝溪谷走,因為他們相信溪流會流經城市。
8. 獵人
? 太專注于打獵而忘了定位和導航,常被引進一個非常遭的環境,那是一個陡峭和密布植物的地區。
? 走太遠而晚上回不來。
9. 采草藥、靈芝或箭竹筍的人
? 沒有好的求生技術,專心在土地上找他們要的東西,沒有計劃的前進,要找到他們,常走的很遠。
10. 釣魚的人
? 大部份走的太深入山區,錯過了回來的時機。
? 想找比較少人前往的溪河,而迷路或滑落溪谷受傷。
11. 攀巖者
? 有好的裝備,在指定的路線上,大部份是因氣候或墜崖事件。
分析失蹤者的行動和在何處
有了上述分類,再加下例的分析,當可以預測失蹤者的行動和所處的地區。
1. 失蹤者的種類與情況
? 小孩和健行者是不同的。
? 預測造成這失蹤主要的原因。
2. 地形
? 較平坦的地區會比山區走的遠。? 在下撤的路線設立檢查關卡,溪流和棱線是否混亂,及其他要點。
3. 失蹤者的個性
? 其是精力旺盛者、沉思者或厭世者。
? 個人有求生能力。
4. 天候
? 限制了失蹤者的行動。
? 造成失溫的因素。
? 河流的暴漲時機,突然降雪的時間。
? 是否為危險時機,搜救的急迫性。
5. 體能狀態
? 可能有問題或沒有。
? 一個不好體能狀況者,也容易失溫。
? 有好的體能者,支持他走的更遠。
6. 醫學的問題
? 任何有此問題的人,可能發生異常行為。
? 使他走的更遠。
? 心臟衰弱者、糖尿病患者、過敏者、藥物治療者、及其他。
結語
我國【臺灣】民間和政府的救援隊,一直很喜愛表演傷員的搬運技術,這也使大眾以為傷員的搬運技術,就是救援技術的全部,而全世界的救難隊,都知道傷員的搬運只占救難技術里的30%,而搜尋技術才是重點,它可是占了70%呢!所以我們真的要努力加強這項搜尋的救難技術,才能在下一次的登山或災難失蹤事件中,發揮救人的真本事。